美国无人机“蜂群”和它的杀手们!
- 分类:行业聚焦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4-16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战争逐步迈向了信息化模式。无人武器的应用让战场在无形中扩大了不止一倍。战争模式也从单一的陆地作战走向了多兵种协同作战。
美国无人机“蜂群”和它的杀手们!
【概要描述】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战争逐步迈向了信息化模式。无人武器的应用让战场在无形中扩大了不止一倍。战争模式也从单一的陆地作战走向了多兵种协同作战。
- 分类:行业聚焦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4-16
- 访问量:0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战争逐步迈向了信息化模式。无人武器的应用让战场在无形中扩大了不止一倍。战争模式也从单一的陆地作战走向了多兵种协同作战。
在众多无人武器中,无人机承接了越来越多的战斗任务,从单纯的侦查发展到侦察、监视、探测、电子攻防、火力打击等多种作战模式。
以美国无人机“蜂群”项目为例。
01.灰山鹑|SCO(美国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
灰山鹑”无人机尺寸约为138 mm×67mm,质量约为0.3kg,续航时间大于20分钟,飞行速度75-110km/h,采用锂电池推进,属于一次性微型无人机。2016年,项目演示了103架“灰山鹑”空中快速投放和按指令组群飞行,创下国外军用无人机“蜂群”最大规模飞行纪录。试验中,“灰山鹑”“蜂群”未预先编写飞行程序,展现了集体决策、自修正和自适应编队的自主协同飞行能力。

“灰山鹑”无人机
02.小精灵|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小精灵”无人机质量约320kg,最大速度不小于0.8马赫,主要从敌防区外的大型平台发射,可执行情报监视侦察、电子攻防等任务,其作战构想是突防一定距离后以“蜂群”方式对威胁进行探测或干扰,并与防区外的其他“小精灵”或F-35战斗机通信。其突出特点是可回收,预计使用寿命为20次飞行。与“灰山鹑”不同,“小精灵”目前没有融合人工智能或自主行为。

“小精灵”无人机
03.进攻性‘蜂群’使能战术|DARPA
该项目通过研究并攻克无人集群的复杂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集群规模、单体复杂性、群体复杂性、集群异构性、人-群交互等五个方面,从而释放“蜂群”的巨大作战潜力,取得城市作战能力的突破性进展。
运用多达250台小型空中、地面无人系统组成的集群,帮助小型地面分队完成城市作战环境下的各类复杂任务。

进攻性“蜂群”使能战术项目
04.郊狼|ONR(美国海军研究局)
“郊狼”无人机长910mm,翼展1470mm,质量5.9kg,飞行速度110km/h,续航时间1.5小时。2016年5月,在陆上完成30秒内发射30架“郊狼”小型无人机的试验,验证了其编队飞行、协同机动和队形变换能力。

“郊狼”无人机
05.蝉|NRL(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
MK5“蝉”式无人机质量只有65g,定位精度可达5米。从美国海军的P-3飞机上的发射管发射,每个发射管可携带32个无人机。该无人机可携带天气、气压、温湿度等传感器或声学探测、生化探测等微型电子设备,通过数据链互连成自组织网络,在目标区域组建稳定的“无人探测‘蜂群’”。

“蝉”无人机
至此,美军形成了量级层次全面的无人机作战体系。十克级(“蝉”)、百克级(“灰山鹑”)、千克级(“郊狼”)、百千克级(“小精灵”)。
以上内容来自于腾讯网《美军无人机“蜂群”有多强,怎么破》
作者白喜波、陈宏蔚
无人机大多体积小,重量轻。如果使用常规的防空导弹、舰炮以及近防武器,往往会陷入“大炮打蚊子”的尴尬境地。
如何应对无人机战场呢?
▶软杀伤
无人机“蜂群”电磁特征明显,高度依赖导航链路、机间链路和控制链路,其中任一条链路遭到切断,无人机“蜂群”都会有瘫痪的风险。通过大功率的干扰压制和导航诱骗对无人机“蜂群”效果较为明显。
▶硬摧毁
无人机成本低,如果传统的防空导弹来针对它们并不划算。为充分节省作战力量,专门针对无人机的低成本导弹应运而生。以我国成功研制的无人机“杀手”——“袖剑”防空导弹为例。
袖剑和发射器
以上内容来自新浪网《中国造最强无人机时,也造出了它的克星,比步枪还轻的导弹》
作者:零度军事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国产无人机蜂群
我国研发的无人机蜂群战术同样引人瞩目。2020年10月,一场无人机蜂群系统测试圆满成功。本次测试发射了48架攻击无人机,饱和一个目标(注:饱和打击是指多台导弹发射装置在同一个发射基地中对目标进行齐射)。无人机是从以东风“猛士”机动车为平台的车辆上发射的。携带高爆炸性弹头,威力足以摧毁坦克和其他装甲车。

这种无人机系统一次可同时发射200架无人机,形成规模巨大的“蜂群”,打击效果倍增。
除此以外,今年我国某公司成功利用蜂群无人子母系统投射九个小型无人机形成蜂群,以执行任务。
大无人机投射小无人机,小无人机组成蜂群
软杀伤,硬摧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三类“杀手”营的成员还有更多,对蜂群的克制手段也层出不穷,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MEMS惯性传感器便可以应用于以上场景。如开拓导控自主研发生产的KT-EX6-7,尺寸只有一毛钱硬币大小,重量只有10g,量程2000°/s,抗冲击16000g,性价比非常高。

在处理无人蜂群的群自主与个体自主在姿态和位置信息的关键问题上,开拓导控旗下的C616-2可以同时提供位置姿态信息。该产品采用MEMS IMU和GNSS接收机,应用先进的紧组合算法,航向精度0.5°(1σ),俯仰横滚精度0.1°(1σ),可原位替换SBG Ellipse2-N系列产品。
C616-2
开拓导控旗下的MEMS陀螺、惯性测量单元,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从30°/h~0.5°/h(1s平滑,1σ)不等,满足高动态,高过载等多种环境要求。可以实现原位替换进口产品如:ADI16488/16495,霍尼韦尔I300,HG4930,Sensor STIM300,STIM202,STIM310等。
扫描二维码,添加“开拓小秘书”微信号,获取更多产品资料。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开拓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红宝石创投股份有限公司12-13号楼
联系电话:0551-62877962
手机:18911322695
传真号码:0551-62877962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开拓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2014338号-1